内诚于心,方可外信于人---浅谈“巴尔的摩事件”及“小保方晴子”等学术失范事件的警示意义(读《研究生学术道德案例教育百例》有感)

发布日期:2020-06-03 浏览次数:

内诚于心,方可外信于人

---浅谈“巴尔的摩事件”及“小保方晴子”等学术失范事件的警示意义(读《研究生学术道德案例教育百例》有感)

董若曦

摘要:近年来,学术失范行为频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术环境的塑造,违背了科研道德,同时也对建设诚信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巴尔的摩事件”和“小保方晴子”等学术失范事件为切入点,探讨学术失范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警示意义,力求对如何加大诚信教育,提升科研质量进行探讨。

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亚里士多德

学术的存在使得人类的文明能够得到发展,绝大多数人类的发明出现都是依靠著名的学术成就来实现的。但科学研究中学术不端行为是违背科学道德的,应受到谴责,其中“巴尔的摩事件”就是著名的一例。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大卫·巴尔的摩等发表于1986年《Cell》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出现严重作假行为,史称“巴尔的摩事件”。他发表的这篇论文,被发现:文中的实验或根本没有做,或实验结果从未得到过。但巴尔的摩利用自身影响对调查进行抵制,对揭发者进行报复。后在国会及舆论的介入下,巴尔的摩撤回论文,并被迫辞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一职。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公众对学术不端问题的容忍度下降,近几年的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事件的影响则更为广泛。她因2014年1月因在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发表具有突破性的干细胞研究论文而名声大噪,甚至被追捧为有望冲击诺贝尔奖的“日本居里夫人”。然而,因实验结果无法重复,同年4月,日本理化所认定,她在STAP细胞论文中有篡改、捏造等造假问题,属学术不端行为,并于7月正式撤回论文。她的导师——干细胞界顶尖专家笹井芳树更是不堪压力,自杀谢罪。近年来,随着国内科研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2017年,107篇中国学者论文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被国际学术出版巨头斯普林格一次性撤稿,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层出不穷的学术失范行为的出现,不由使人思考这背后的警示意义。于内而言,学术造假会在学术界引起不良影响,不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于外而言,学术失范的行为可能影响公众对学术的认知甚至影响公众对知识的敬畏。论文作为科研人员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凝聚着科研工作者多年的辛劳,传承着人类的科研文明成果,是证明一个人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失范行为不仅是对科学的亵渎,更是学术品格不端的表现,给知识分子抹黑,让学术界蒙羞。此外,学术失范事件之所以会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本质上是因为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术不端行为得不到制止,必将伤害社会诚信,破坏社会公平,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学术失范”行为,“学术失范”行为一般与“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相同,主要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伪造、篡改、剽窃或其他严重背离广泛认同的研究行为规范的行为[]。学术失范行为,不仅包括狭义的对科研数据的伪造、篡改等行为,凡是一切背离研究行为规范的行为,均可被认作是“学术失范”。

尽管每一位参与学术造假的主体,其动机可能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也许只是想顺利毕业,或是拿奖学金,或保研、出国等;有的教师,为了职称晋升、提高待遇;有的可能是官员,也许是为了仕途的“步步高升”。然而,不论其身份和动机如何,造成学术造假现象泛滥的原因中,自身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学术无能。若非无力独立完论文,怎会铤而走险选择抄袭?作为成年人,就算是学术不端的直接责任人,也不会没有起码的道德常识,不把抄袭当作一件可耻的事情。当然,学术无能并不是学术造假的遮羞布,无能者毕竟是少数,对于少数学术无能的研究人员,可加强沟通,适时推出“退出”机制。

此外,我们应当明确“学术无能”虽然是学术失范主体的自身原因,但并非是造成学术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社会道德沦落,功利化的价值观”和“缺乏严厉的惩罚机制”才是学术造假现象的主要原因。学术诚信问题本质上是道德问题,制度的约束使其不敢是一方面,教育者更希望实现的目标是“如何使其不想”,而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术失范,也是当今过于功利化的文化特性的体现。因此,逐步改变功利的文化特性才是根本,只有从源头做起、源头把关才能对症下药。高校和主管部门应当摒弃将发表论文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不能单纯使用发表论文的多少作为晋级升迁的依据,如此压力和诱惑只会助长造假之风日益大兴。如何将“名”和“利”适当脱钩,鼓励真正喜爱科研的工作者潜下心来做学问,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所谓,内诚于心,方可外信于人,那落实到实处,又应当怎么做呢?在此,仅从以下三点来稍作展开。

1.明确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命根子:

科学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同样,“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最重要就是尊重客观事实。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即使是最有名望的科学家,也不能逃过弄虚作假的谴责。对于违反学术诚信的人员,各国都采取了严格的制裁措施。例如:美国政府出台了《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从惩戒、处罚学术不端行为的角度确保学术诚信,日本文部科学省以部门规章的方式出台了《关于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指导方针》,以此来指导日本高校制定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英国、加拿大等也在其政府性资助机构出台了相关指导政策[]。因此,要进一步在科研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加强对学术诚信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必须明确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这既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也是科学研究的“命根子”。

2.鼓励与科学中的虚假现象作斗争的勇气精神:

在巴尔的摩事件中,第一个站出来揭发其学术不端行为的正是巴尔的摩合作者的学生。面对学术权威,他也一样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勇于挑战、质疑权威,是一种敢于说出真相的态度;勇于挑战,质疑权威,是一种敢于提出质疑的勇气;勇于挑战,质疑权威,是一种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在面临调查之时,巴尔的摩抵制调查,甚至打击报复时,他都没有屈服。科研工作离不开这样的勇气,最终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将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3.强化科研成果质量的监督机制:

科研成果质量的监督,就内部而言,应当提高学术失范行为的违法成本,将研究生的学术诚信记录与评优、评奖等活动挂钩,实行学术诚信“一票否决制”,以此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此外,导师作为学生学术方面的第一负责人,也应当明确并积极落实导师的学术道德教育责任,严格导师遴选机制、严把导师入口关[]。还应当认识到,监督科研成果的质量,不能仅靠科学实验者的内部监督。科学虽然具有能够抛弃错误数据、错误结论的特殊机制。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面临科研的巨大诱惑之时,内部监督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要注重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推动监督方式多样化。务必要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的诚信管理、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另外,应当强化学术造假的惩罚力度,必要时可将科研逐步纳入到法制中,对于严重不良学术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可根据相应的法律进行法律制裁[]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之时,2018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意见》的发布,有助于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环境,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解决制约科研诚信建设突出问题意义重大,也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激浊方能扬清。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当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引擎,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更高更宽的视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我们还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要求我们更应当要走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前列,坚守科研诚信,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惟有如此,才能还原科学的本色,让科技创新开出真花、结出真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大事上始终强调要“立足人民”,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坚持学术规范,也应当思考如何在科研的过程中立足于人民。因为,科研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造福人民。只有深入到人民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从中找到既有现实价值又有理论意义的科研主题,从而为人民群众解决切身问题,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