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如何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如何建立新的癌症康复、治疗、护理模式,如何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服务,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07年起即开展了“生命之光”病友会活动,但当时主要以医护人员和患者为参与对象,2011年起,我们开始探索由医护人员、志愿者、医务社工部、患者及家属为团队,共同参与设计“生命之光”项目,旨在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纬度为患者提供全人服务,为肿瘤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支持和同伴支持等多方面支持服务,重燃对生活的信心,探求肿瘤病人康复的服务模式。
在活动中主要由医务人员、社工、志愿者、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有义诊、健康教育活动、志愿者病房探访、联谊活动、社工的专业小组活动、音乐疗法及情志调护等。根据病人需求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并用不同色彩表示,寓意点亮生命,闪耀希望,让“生命之光”大放异彩。
1、赤诚之心——医护人员进行义诊宣教
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医护人员为患者量身定做“座位养生操”,定期组织病人参与“健康教育”活动,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在院内、社区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倡导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的理念,共同抗击癌症。
2、橙衣使者——志愿者病房探访
患者因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部分丧失,容易感到孤独无助。为了给患者提供“同伴支持”,我院自11年起开展志愿者病房探访,招募已康复的肿瘤患者及家属做志愿者,他们每周走进病房为患者提供情绪疏导,志愿者将自己曾经的患病经历与病房的患者进行交流分享。
3、明黄暖光——联谊活动
高校志愿者每个季度举办肿瘤患者抗癌联谊会。用文艺表演的方式为患者送上温暖。
4、绿意盎然——社工专业小组工作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优势视角、系统理论等理论体系和中医情志治疗,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定期开展病友支持性小组活动,每次活动前进行评估、收集资料、策划、实施、总结等,活动中鼓励患者自我表露,促进同伴交流,彼此给予对方情感、社会支持,增强患者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5、纯净天青——健康教育
为帮助肿瘤患者及家属了解肿瘤知识,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肿瘤科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肿瘤科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为肿瘤患者量身定做了一套座位养生操。养生操动作简单,配合舒缓的音乐,适合肿瘤患者练习。每日下午,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患者在责任护士带领下练习养生操。通过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频率、声压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一举措也在起到了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众多患者通过对肿瘤疾病知识和相关康复知识的了解,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在被尊重、被关爱的氛围中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康复,缓解了心理压力,增强了治疗的信心和生活能力。
6、蓝纳百川——社区联动
对社区居民进行肿瘤知识的普及宣传,掌握必要的前期疾病的观察和预防。运用专业的医护知识,为社区居民集中授课,对回归社区康复的肿瘤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根据季节、节气,不同人群,提供中医健康保健或教授养生保健操(太极拳、八段锦等)。同时,也向患者家属宣传健康知识,发放宣传资料。
7、紫气延续——音乐疗法及情志调护
2011年我院成立一支高水平、专业型心理支持护理团队,团队成员每月在病房情志治疗室为患者做心理治疗。同时,系统总结中医情志护理的理论和基本规范,将情志护理与心理咨询、音乐疗法相结合,重视空间的多元化,营造阳光房、图书角、植物角等,创新人文关怀服务模式。
活动得到了一致好评,受益人次10000+,广大患者及家属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受益后的心声,同时希望活动延伸下去,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荣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人文关怀 医患沟通”培育项目。获得2015年、2016年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志愿服务公益项目,2021年上海市医务社工与志愿者联动优秀项目。项目开展多年来,得到《文汇报》、《大众卫生报》、《新闻晨报》等各大媒体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