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春季皮肤病“扑面而来”

发布日期:2014-04-10 浏览次数:

初春,乍暖还寒时节,既是气候变化幅度最大的季节,又是各类皮肤病多发季节。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整体,皮毛筋骨和经络脏腑息息相关,皮肤病可以影响脏腑功能,脏腑功能失调又可反映在皮肤上,如何在享受春光的同时,莫让春季皮肤病“扑面而来”。

春日风邪易惹祸

春季气温起伏不定,“倒春寒”时常来袭,小王在受风寒感冒的同时,脸上还出现了一些淡红色的风团,伴有瘙痒,时隐时现。于是,他来到龙华医院皮肤科就诊。

据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咏梅介绍,小王所患是急性荨麻疹。近期门诊中,像小王一样的患者约占20%—30%。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急性荨麻疹通常起病较急,刚开始感觉瘙痒,继而可有风团皮疹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疏散分布或融合成片,一般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若侵及黏膜也可能出现口唇肿胀,甚至导致面色苍白、胸闷窒息、腹痛腹泻诸症。而患慢性荨麻疹的时候,大多全身症状轻微,风团在夜间多发,次日消退,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程可长达数月乃至数年。

李咏梅主任介绍,中医认为急性荨麻疹是由于个人先天禀赋不足,风邪乘虚侵袭导致。春季是风邪最盛的一个季节,荨麻疹以皮肤出现风疹块、骤发骤退、皮疹退去无踪迹、瘙痒为特点,正是体现了“风邪善行而数变”的致病特点。而若饮食不当,伤及脾胃以致胃肠积热,外泛肌肤,往往也易引发风团皮疹。此外,“风”多 挟邪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毒等,所以急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以疏风、清热、祛湿为主。

慢性荨麻疹患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程迁延,治疗在祛除风邪之时,还需要辨别脏腑虚实,对因治疗。肺脾气虚的患者宜补脾益肺;肝脾不和的患者宜健脾理气、疏肝止痒;胃肠积热、风湿内盛的患者宜清热利湿、通腑泄热;肝肾不足、血虚风盛的患者则需要滋补肝肾、养血祛风。

对于慢性荨麻疹,除以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中药等口服治疗外,也可给予中医穴位注射疗法。

此外,在荨麻疹发病及治疗期,要注意饮食合理,忌食虾蟹、辛辣、酒等腥发动风之物,以免引动风邪,导致疾病加重或复发。

湿热上升痤疮扰

“一到春天,我的脸就特别油腻,脸上的痘痘又开始此起彼伏了。”前往龙华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小陈反映。近期,他的睡眠不好,时常感觉压抑,容易急躁发怒。

李咏梅主任介绍,随着春天白昼时间的延长,气温增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皮脂腺、汗腺分泌增多,年轻人由于熬夜、睡眠减少,加之饮食辛辣、甜腻和高热量,易致胃肠湿热内生,上升于面而引发痤疮。

对于不同类型的痤疮,中医当用不同方法辨证治疗。李咏梅主任说。如血热引起痤疮,皮疹以鼻翼及眉间为多,同时面部潮热明显,多是由于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所致,治疗宜用凉血清心法。而胃热内盛引起的痤疮,状如粟米,可以挤出白色碎米样脂状物,间有黑色粉刺,以口周为多,伴面部皮肤油光发亮,这是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当采用清胃泻热法治疗。

此外,痤疮患者应避免喝酒、慎食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而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且甜腻的水果要少吃,以免助湿生热、日常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百合、米仁等清热、利湿、排毒食品。

(转自上海大众卫生报 2014年4月1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