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传承史
徐嵩年,1909年-2000年,曾任上海市中医学会肾病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承丁甘仁长孙丁济万,深得其教,打下深厚的中医功底,在临床中结合丁氏对内伤杂症的治疗经验,逐渐自成体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发现肾病患者很多,抱着“救死扶伤”的强烈责任感,主动向院领导请求开设肾病专科门诊。从1968年开始他选择肾病作为临床研究的主攻方向,不断寻求古训、结合临床、总结探索、形成理论,对中医肾病学的学术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整理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在此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逐一实践,去伪存真,形成中医肾脏病临床诊疗体系,成为丁氏流派中中医肾病的代表人物之一。经多年建设,目前流派主要传人有:陈以平、金亚明、刘慰祖、邓跃毅、沈玲妹、杜兰屏、王琳、张春崧、朱戎、钟逸斐、张先闻、林钐等。
徐嵩年治疗内伤杂病经验
1.肺肾之不藏以致虚喘,治宜补肺益肾;
2.脾肾之不藏以致久泻,治宜温补脾肾;
3.心肾之不藏以致长期失眠,治宜滋肾养心;
4.肝肾之不藏以致长期眩晕,治宜滋水养肝;
5.涤痰通腑法治疗脑溢血;
6.宣痹活血通腑法治疗心肌梗塞;
7.通腑泄浊法治疗尿毒症。
徐嵩年治疗肾病学术经验
一、临证尤重“三焦气化”
在治疗时强调“三焦气化”的功能,从“肺、脾、肾”三脏论治肾病。脾居中焦,与肺气一起传输分布精液,在治疗肾脏病时重视“固本培元”,重视三脏治疗。徐老提出临床上健脾利水一般用参、芪、白术合五皮饮、五苓散;温阳利水一般用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清热利水一般用银花、连翘、蒲公英合猪苓汤、滋肾通关丸等。水肿退后,中药治疗以温肾滋阴,培补肾元为主,不仅促使病变修复,还能依此巩固疗效。
二、创新提出肾病可用“清利”之法:
在重视本源同时,又创新提出肾病可用“清利”之法。彼时上海每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反复发作慢性肾炎者比比皆是,创新使用独具本地特色的清利解毒之草药治疗肾脏病。如龙葵、地锦草、荠菜花、血见愁、紫花地丁、一见喜、鹿含草、蒲公英、芙蓉叶等清热解毒疏利之品治疗血尿、尿中白细胞增多等都效果甚佳。
三、结合经典重视活血化瘀:
徐嵩年教授按“开鬼门,洁净府, 去苑陈莝”的法则。更结合气血津液理论,提出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水肿患者当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总结了“益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治疗疾病中常加入川芎、红花、当归、续断、牛膝等活血化瘀之品,另可以加入动物类药物,如:水蛭、穿山甲、全蝎等以化瘀利水。
四、总结“固肾方”治疗尿蛋白
徐教授认为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真阳,阴阳是可分而不可离,故自创了“固肾方”温补肾精、固涩尿蛋白来治疗蛋白尿。徐老常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及自拟之固肾方(山药、熟地、细辛、大蓟、石韦、益母草、杜仲、补骨脂、覆盆子、核桃仁)为主方治疗蛋白尿。
五、清热泻火、滋阴凉血治疗血尿
血尿的病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妄行而致;虚证则可因气虚不能摄血,血无所依,也可由阴虚火旺,虚火灼络,而致出血。徐老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和肾下垂所致血尿多属久病且伴有肾虚之证。若肾阴虚偏火旺者,治疗时主张“久而虚者当行温散”,临证时喜用大补阴丸合山栀、黄连、黄芩清热泻火,阿胶、白芍滋阴养血;偏肾阳虚多兼气虚,治疗时用无比山药丸合升麻、党参、黄芪,取“用辛味不愈可用温剂剑升提药”之意。此外,徐老治疗泌尿道感染兼有血尿者,喜用淡豆豉、荆芥、山栀清热解表、散风止血,临床运用效果显著。